育儿习俗介绍 分娩育子的习俗

导读:孩子一直都是父母的心头肉,也是最令父母头疼的对象,现代有育儿经,古代也有并且习俗多种多样,如今流传继承下来的并不多,那么古代都是如何育儿的呢?想知道古代女子分娩育子的习俗是什么,就来瞧瞧小编带来的育儿习俗介绍吧。

分娩育子的习俗

妇女怀孕之后,多有保胎之俗。古代妇女生育,因自然条件恶劣与缺乏科学知识,往往死亡率高,成活率低,甚至出现母子一起死亡的现象,给人们造成了恐惧感。他们往往错误地认为,要儿之所以死亡,主要是孕妇有“鬼魂附体”之故。

妇女怀孕,古时称为“有喜”。婴儿一生下来,家人便向邻友“报喜”,亲友送礼以贺。古代《礼记》载:“生男子,设弧于门左,女子设帨于门右。”因古代认为左为“天道所尊”,右为“地道所尊”,以此作男女之别的标志。弧,是木马,象征男子之刚。帨,是佩巾类的手帕,为女子日常用物,标志女子温柔。

生子三日,亲友均来庆贺与祝福,称为“三朝礼”。古代重视“三朝礼”。如在宫廷,则以官爵、重财相贺;如在民间,外婆家及亲朋则以红蛋、小儿衣帽、鞋袜相贺。而主人家设宴庆祝,并把红蛋分送给邻居小孩、来客,称为“三朝吃红蛋”。此俗至今尚流行。

三朝日,有进行婴儿洗浴之习,古称“洗三礼”。唐朝杨贵妃就举行过洗儿礼。苏东坡祝贺儿子生孙时说:“昨闻万里孙,已振三日浴。”他还说:“闽人生子,三日浴儿时,家人及宾客皆载葱钱。曰葱使儿聪明,钱使儿富大。”南宋杭州,据《梦粱录·育子》载,还举行“三朝与儿落脐炙囱”之礼。直至民国,“洗三”之俗仍还流行。《中华全国风俗志》载:“要儿三日后,必为之净洗,谓之洗三朝。”三朝礼后,婴儿始吃母奶。

婴儿满月,还举行“满月礼”活动。唐宋间贺满月的活动十分盛行。主人设宴,亲友、亲邻则送礼相贺。《东京梦华录·育子》记载北宋汴京(开封)的满月礼的情况:“亲宾盛集,煎香汤于盆中,下果子、彩钱、葱蒜等,用数丈彩绕之,名曰围盆。以钗子搅水,谓之搅盆。观者各撒钱于水中,谓之添盆。盆中有枣子直立者,妇人争取食之,以为生男之征。浴儿毕,落胎发,遍谢坐客,抱牙儿入他人房,谓之移窠。”古代还认为嫩弱婴儿有鬼邪跟着,通过移窠,可把邪气带走。若在皇宫,皇子满月,皇帝以为吉利,便有所庆贺。如唐景龙三年(709年),皇子旭轮生满月,皇帝便大赦天下。

婴儿诞生百日,需要举行“百啐礼”,再次庆贺祝福。古人认为婴儿百日又为大关,过了百日关,要儿便容易成长了。《东京梦华录·育子》载汴京情况说:“生子百日置会,谓之百,”南宋杭州也是这样,《梦粱录·育子》说:“生子百日时,即一百日,亦开筵作庆。”祝贺婴儿长命百岁。

婴儿诞生一周岁,还要举行“抓周”之礼。亲友皆往庆贺。《东京梦华录·育子》载,汴京人生子“至来岁生日,谓之周辟。罗列盘我于地,盛果木饮食、官诰、笔砚、算秤等经卷针线应用之物,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征兆,谓之试碎,此小儿之盛礼也”。

拈周试醉的礼仪,主要是试卜幼儿前途、职业。把各种玩物和生活用具陈列于小孩面前,任其抓取,由此卜定其日后的前途、志向、兴趣。此俗在两晋南北朝时已在江南地区流行。《颜氏家训·风操篇》说:“江南风俗,儿生一期,为制新衣,盥浴装饰,男则用弓矢纸笔,女则刀尺针缕,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,置之儿前,观其发意所取,以验贪愚廉智,名之为试儿。”

《宋史》载,曹彬诞生周岁时,父母在曹彬前摆满各种玩物、器具,观其所取。只见曹彬的左手拿了干戈,右手取了俎豆(礼器),后又拿了一颗印,“他无所视,人皆异之”。

结语:以上是小编整理的“育儿习俗介绍,分娩育子的习俗”内容,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。